繼博士眼鏡之后,近日,由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明月鏡片”)也向證監(jiān)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或將登陸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
明月鏡片來自“眼鏡之都”江蘇丹陽,主打眼鏡鏡片生產,是國內鏡片頭部生產企業(yè)之一。本次IPO,公司計劃募集5.68億元資金,其中4.4億元用于樹脂鏡片的擴產及技術升級項目,其余部分則用于市場營銷及研發(fā)支出。
與市面上動輒售價上百元的鏡片相比,明月鏡片出產的鏡片的生產成本只有幾塊錢,行業(yè)堪稱 “暴利”。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然而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與之相伴的是公司線上自營零售的成鏡毛利率為74.58%。
不過從綜合毛利率上看,2019年明月鏡片的綜合毛利率為51.24%,似乎遠未超出大眾預期。出廠價上,明月鏡片去年鏡片出廠價為13.5元/個,遠低于市面上的鏡片零售價。這意味著,眼鏡市場絕大部分利潤被零售環(huán)節(jié)攫取了。明月鏡片近年在發(fā)力電商直營渠道,其未來毛利率或將進一步提升。
2018年開始,明月鏡片推出“價值回歸工程”——提價。隨著提價,公司凈利潤每年近乎翻番。
另一方面,公司砸錢營銷,提升品牌影響力。自2017年末開始,明月鏡片在市場上大規(guī)模投放廣告,除請來了明星陳道明做代言人外,又陸續(xù)與《非誠勿擾》、《最強大腦》等諸多綜藝節(jié)目進行廣告合作。對應招股書的則是銷售費用的水漲船高。2017年-2019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4928萬元、7682萬元、1.04億,短短三年增加了1倍。
而與此同時,報告期內,其研發(fā)費用率連續(xù)下滑,2019年已經跌破3%。
然而記者注意到,盡管在宣傳力度上,明月鏡片處于一線,但技術實力上,公司相比于國外如依視路、蔡司等一線品牌仍處于劣勢。隨著公司產品提價過程持續(xù),明月鏡片已出現(xiàn)產能利用率明顯下滑、經銷商數(shù)量負增長等問題。
另外值得警惕的是,作為一個家族制企業(yè),明月鏡片曾發(fā)生財務內控問題。
謝公晚、謝公興和曾少華是明月鏡片實際控制人,三人互為親屬關系,其中謝公晚擔任董事長。2017年1月,謝公晚的妻子金曉華曾利用自己賬戶收取公司銷售貨款,且這筆款項中有近41萬元直到2018年11月才收回。
暴利的鏡片市場:
出廠價不到15元/副,京東最低價228元,線上零售成鏡毛利率70%
招股書顯示,我國目前近視患者高達6億人次,權威統(tǒng)計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為53.6%,高中生近視比例甚至達到了81%。另據(jù)全球調研機構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數(shù)據(jù),2018年,我國眼鏡產品市場規(guī)模為833.28 億元。
除了市場前景以外,眼鏡行業(yè)的利潤率也是極高。早在數(shù)年之前,其行業(yè)的“暴利性”就已經在資本市場曝光過。
2017年,博士眼鏡作為“國內眼鏡第一股”登陸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相關公告顯示,2016年,博士眼鏡毛利率曾高達75.74%,即便這些年有所下滑,到2019年,其綜合毛利率依然維持在70%以上。
博士眼鏡是一家從事眼鏡銷售的連鎖企業(yè)(即眼鏡連鎖店),主打零售端。明月鏡片則是上游供貨企業(yè),主打生產端,毛利率相比零售端稍顯遜色。
2017年-2019年,明月鏡片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0.45%、44.78%和51.24%。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為鏡片收入,2019年的毛利率為53.76%。
招股書顯示,明月鏡片的成本可謂相當廉價。2019年,明月鏡片的鏡片單位成本價僅6.23元,鏡架為20.91元/副,成鏡也僅有56.09元/副。招股書中另外顯示,明月鏡片單個鏡片出廠價約為13.5元。
然而在市面上,這些鏡片被提價數(shù)倍甚至十數(shù)倍售賣給消費者。8月28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詢問北京地區(qū)的潘家園某眼鏡市場部分門店工作人員了解到,門店折射率1.60的眼鏡片配上中檔鏡框最低價格要在300元(單位:副)以上。而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上,明月鏡片標出的最低價格為228元/副,較高端的則在千元以上。
由此可見,明月鏡片作為眼鏡生產頭部企業(yè)之一,只獲得了整個鏈條中的一小部分利潤。公司未來要想進一步提升利潤率,發(fā)力零售端將會是不錯的選擇。
事實上,明月鏡片已經在開始著手拓展線上零售業(yè)務。招股書顯示,公司2017年以來已經在天貓、京東、小米有品等平臺開設了線上自營旗艦店銷售成鏡及鏡片,相關收入已連續(xù)兩年大幅增長。其2019年電商自營零售業(yè)務收入1768.27萬元(銷售商品為成鏡),同比2018年增長442%,占當年營收比例為3.2%。
通過線上銷售,明月鏡片減少了中間商賺差價的環(huán)節(jié),相關業(yè)務毛利率也提升巨大。2019年,公司線上自營零售銷售的成鏡毛利率為74.58%,而線下直銷毛利率僅為12.38%。而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折射率在1.60的眼鏡售價多在300元左右,價格高的可以達到1000元以上,遠遠超過其2019年平均出廠價格。
招股書中,明月鏡片表示,當前眼鏡消費的市場已逐步滲透到線上銷售,不少眼鏡生產、經銷、零售企業(yè)通過線上運營壓縮中間銷售環(huán)節(jié)以節(jié)約成本,公司還將繼續(xù)增加線上零售業(yè)務投入。因此,明月鏡片未來的利潤率可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提價扮靚了業(yè)績?2017年-2019年凈利潤累計增2.7倍
除發(fā)力線上零售端外,明月鏡片提高利潤率的另一大法寶是提價。
2017年-2019年,明月鏡片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4.26億元、5.09億元、5.53億元,營收累計增幅約30%;凈利潤則分別為2169萬元、4185萬元和8057萬元,累計增幅271.5%。
在線上零售業(yè)務剛剛發(fā)力還未形成規(guī)模情況下,公司營收增速緩慢同時利潤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近年來的提價戰(zhàn)略。
據(jù)新華社此前報道,2018年前后,明月鏡片開始啟動“價值回歸工程”。并于當年先于全行業(yè)率先提價;2019年1月,公司在其年度戰(zhàn)略發(fā)布會上宣布將永久退出價格戰(zhàn),并透露2019年主要產品將再次提價。
招股書則詳細顯示了詳細價格變動情況。2017年-2019年,明月鏡片平均售價為10.22元/片、11.16元/片、13.48元/片。兩年間提價幅度為31.11%。其原料(明月鏡片也生產一部分鏡片原料)、鏡架同樣連續(xù)兩年提價,提價幅度接近36%。
經銷商數(shù)量減少、產能利用率下滑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在提價同時,明月鏡片銷量也出現(xiàn)減速甚至下滑局面,其鏡片銷量由2017年的3544萬片下滑至2019年3321萬片。這背后折射出的或是公司的品牌護城河仍未達預期,如茅臺般“量價齊升”效果短期內恐難以實現(xiàn)。
除此之外,公司產能利用率也開始出現(xiàn)下滑。2017年-2019年,明月鏡片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5.72%、99.43%、83.02%。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2018年公司鏡片提價幅度不高,因此產能利用率有所上升,但當2019公司售價提高20%以后,其產能利用率下滑了12個百分點。
更重要的是,伴隨著明月鏡片相關產品提價,明月鏡片渠道端的經銷商數(shù)量也開始減少。
2017年-2019年,明月鏡片經銷商數(shù)量分別為105家、95家、91家,三年新增數(shù)量分別為1家、2家、0家,2019年無新增經銷商,但有4家退出。
公司在招股書中稱,經銷商數(shù)量穩(wěn)中有降主要系公司進一步優(yōu)化經銷商結構所致,但為何公司2019年甚至沒有新增經銷商,提價與經銷商數(shù)量減少之間是否有關?對此,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致電并發(fā)函公司董秘辦,截至發(fā)稿,尚未得到回復。
專利數(shù)較國外巨頭有明顯差距,研發(fā)費用率下滑
圖片來源:官網截圖。
為實現(xiàn)上面提到的“價值提升”,明月鏡片近幾年展開了一系列“營銷造勢”行動,以期讓"國產鏡片第一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自2017年末開始,明月鏡片在市場上大規(guī)模投放廣告,除請來了明星陳道明做代言人外,又陸續(xù)與《非誠勿擾》、《最強大腦》等諸多綜藝節(jié)目進行廣告合作。對應招股書的則是銷售費用的水漲船高。2017年-2019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4928萬元、7682萬元、1.04億,短短三年增加了1倍。
一定程度上,營銷手段對品牌建設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招股書中稱,經過若干年建設,在鏡片制造企業(yè)品牌知名度、產銷規(guī)模和營銷渠道上,明月鏡片已與依視路、蔡司等企業(yè)并肩佇立在國內眼鏡生產品牌第一梯隊。
然而產品知名度、產銷規(guī)模等站在一線,并不代表公司的技術實力也已步入一流。招股書顯示,在中低端領域,明月鏡片技術實力較為成熟,原料工藝均能自給自足,但在行業(yè)尖端技術上仍受制于人,與依視路、蔡司等國外品牌之間仍有一定差距。
按折射率不同,鏡片大致可分為1.50-1.74區(qū)間共六種,一般而言,折射率越高的鏡片技術要求越復雜,消費者的用戶體驗也更好,因此其產品附加值也相對較高。以明月鏡片折射率1.71的鏡片為例,其毛利率71.23%,遠超其他鏡片大約50%的毛利率。
截至目前,明月鏡片無法直接生產折射率1.67及以上的樹脂單體,原因是受限于上游精細化工原料供應狀況、生產技術水平以及生產工藝中部分環(huán)節(jié)的環(huán)保要求。因此,公司只得向韓國KOC及其關聯(lián)方三井中國、丹陽KOC采購。2017年-2019年,明月鏡片向韓國KOC及其關聯(lián)方三井中國、丹陽KOC采購金額分別約為3800萬元、5200萬元、4200萬元,主要采購內容為高折射率鏡片樹脂單體。
從眼下來看,明月鏡片似乎對高端產品被“卡脖子”并不在意。相比于提升技術實力,明月鏡片將重心更多放在了營銷上。
招股書顯示,自2014年研制出折射率1.71的鏡片后,明月鏡片再沒有其他核心產品問世,而報告期內,研發(fā)費用率連續(xù)下滑,2019年已經跌破3%,且在個別年份甚至低于競爭對手依視路,2019年大幅領先依視路則是因為依視路會計政策變更所致。
依視路集團官網顯示,目前依視路在全球范圍內有5個研發(fā)中心,超過500名科研人員,迄今為止擁有超過9500項專利(含申請中專利)。相比之下,明月鏡片公司擁有技術人員104人,包含外觀專利在內的專利數(shù)僅有78項。無論是從研發(fā)人數(shù)還是專利成果上均遠遜于依視路。
董事長夫人用個人銀行賬號截留公司貨款?
明月鏡片2002年9月注冊成立于鎮(zhèn)江丹陽,由溫州商人謝公晚所創(chuàng)。謝公晚、胞兄弟謝公興、謝公晚妹夫曾少華三人直接間接控制公司高達83.93%的表決權,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此外,謝公晚和謝公興目前還分別擔任董事長、總經理職務,手握公司管理大權。
家族制企業(yè)常常容易出現(xiàn)內控問題。
2017年1月,謝公晚的妻子金曉華將公司的廢品鏡片賣出,且用自己的個人銀行卡收取了合計123.63萬元貨款。這筆123.63萬元貨款在到達金曉華銀行卡中后,短時間內并沒有被劃轉到公司賬戶,招股書顯示,其中的82.58萬元銷售款,金曉華在較短時間內還給了公司,但剩余的41萬元直到2018年1月才還清。為何這筆錢拖了一年?公司方面對此并未做解釋。
金曉華究竟當時在公司所任何職,又是否得到公司授權代銷公司這部分廢品鏡片?對于金曉華截留公司貨款行為,公司又是否給予相關處分?就上述相關問題,貝殼財經記者致電并發(fā)函給上市公司,截至發(fā)稿,尚無進一步回應。
員工減少,靠裁員壓縮成本?部分員工未繳納社保、公積金
本次IPO,明月鏡片擬募資5.68億元,其中3億元用于高端樹脂鏡片擴產項目,1.41億元用于常規(guī)樹脂鏡片擴產及技術升級項目,剩余部分則分別用于研發(fā)中心建設項目和營銷網絡及產品展示中心建設項目。
招股顯示,高端樹脂鏡片擴產項目主要產品為1.71 折射率鏡片、超韌非球面鏡片、定制片等高端樹脂鏡片產品。通過該項目,公司將新增高端樹脂鏡片產能1650萬片/年;常規(guī)樹脂鏡片項目主要產品為 1.60、1.67 等折射率的常規(guī)樹脂鏡片產品,項目完成后將形成850 萬片/年的新增產能。二者合計新增2500萬片/年的新增產能,相當于當前產能的65%。
根據(jù)上文提到,由于提價等原因,明月鏡片產銷量均有所下滑,其產能利用率去年僅有83.02%。在產能利用率明顯下滑情況下,公司還在積極擴產,表現(xiàn)出對行業(yè)前景的看好。
然而正在公司預備大舉擴張同時,明月鏡片員工卻在減少。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末,該公司員工總數(shù)1497人,而在一年后的2019年末,明月鏡片員工人數(shù)已為1298人,以此計算,減少199人,減員比例高達13%。
擴產在即,公司員工卻在減少是否會影響新項目順利投產?此外,公司是否在靠裁員壓縮成本,是否意味著明月鏡片管理層對未來收入增長空間并不看好?對于這兩個問題,貝殼財經記者試圖聯(lián)系上市公司,截至發(fā)稿,同樣未得到回應。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明月鏡片還存在不為員工繳納社保住房公積金的行為。其2018年繳納社保人數(shù)僅835人,而員工總數(shù)為1497人,繳納住房公積金人數(shù)僅為208人,而2017年繳納住房公積金人數(shù)僅有155人,當年員工總數(shù)為1452人。
直到2019年,公司才大幅提高了繳納社保及公積金的員工人數(shù),但仍有部分員工未繳納社保及公積金。對此,公司方面表示,除外籍、返聘、新入職的員工外,仍有部分員工因個人原因自愿放棄繳納公積金及社保。
對此,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所在地相關部門已針對存在在冊員工的公司已出具證明,確認公司不會因此受因違反國家社會保險、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行政法規(guī)而受到行政處罰的情形。
貝殼財經記者 彭碩 李云琦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賈寧